首页 中心简介 组织架构 科研平台 学生培养 中心动态

北京物流信息化研究基地

基地简介

北京物流信息化研究基地(简称“基地”),经北京交通大学信息管理理论与技术国际研究中心(简称“ICIR”)牵头申请,于2014年6月由北京市哲社办、北京市教委共同批准成立。

基地以成为北京物流服务资源优化配置相关政策研究基地、新型物流服务业态政策咨询基地和物流信息化人才培养基地为总体建设目标,针对北京物流信息化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开展科学研究,面向北京现代物流发展要求开展政策咨询服务。

经过多年开拓创新,基地结合北京实际需求,为北京市政府物流领域重大决策建言献策,为首都现代物流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2019年,基地被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推举列为35家信用联合决策机构之一。

近年来,基地成员主持了欧盟第七框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及重点、973、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北京市社科基金重大等国家和北京市重大项目120余项,累计经费6000余万元。同时基地围绕信息化理论和城市物流问题,开展了与信息化时代相关的,如网络舆情监控与预警机制、大数据时代企业组织与管理模式的研究、智慧城市运营与管理等问题的研究,并发表相关论文100余篇。项目负责人常丹教授参编出版了《网络社会生态学》(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年)、主编了《电子商务战略》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年)和北京市精品教材《经济模型与应用》(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年)等著作。

基地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2项、省部级科学进步奖3项,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一等奖2项;获评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5项,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5门,获评国家级规划教材9本、省部级精品教材1本。

基地受邀参加雄安新区铁路物流规划工作,成立北京地铁大数据研究中心,与京投轨道交通科技控股有限公司共建轨道交通新技术研究中心。基地为北京“十五”、“十一五”和“十二五”物流发展规划的制定、北京食品冷链和农产品物流管理及其信息化、北京医药物流管理及规划、北京两化融合研究与应用、北京交通信息网格服务系统、北京网络社会生态研究、北京信息安全、物联网技术应用等领域的重大服务科学问题做出突出贡献,并逐步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物流和信息化理论与方法体系——新兴IT技术下物流管理与工程理论与方法。

在国际交流方面,基地成功举办了第12届IEEE/LISS2022、第9届IEEE/IEIS2022系列国际会议,吸引了10余个国家和地区200余名学者参会,成功举办了第七届“中欧物流、信息化、管理和服务科学博士生院暑期学校”,该项目已支持全球9个国家和地区的250余名博士生进行深度学术交流。

北京交通大学-信息管理理论与技术国际研究中心 技术支持:瑞森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