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9日下午,北京物流信息化研究基地理事会成立大会暨学术委员会在北京交通大学科技大厦顺利召开。受疫情影响,会议分为线上线下同时举行。
参加会议的有中物华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景福、北京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协会会长林有来、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烈、北京首农食品集团有限公司高级经济师沈吉仁、中国信息安全研究院研究员张向宏、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研究员徐刚、清华大学陈剑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张继红教授、北京科技大学高学东教授、首都经贸大学陈炜教授、北京交通大学副校长余祖俊教授、人文社会科学处处长施先亮教授、研究生院副院长刘世峰教授、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张力教授、副院长华国伟教授、信息管理系主任张润彤教授、物流管理系主任兰洪杰教授、信息管理理论与技术国际研究中心(简称ICIR)主任张真继教授、ICIR学术委员会主席张菊亮教授、ICIR李伊松教授、常丹教授、鲁晓春教授、张兴华教授、黄安强副教授、尚小溥副教授。大会由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华国伟教授主持。
大会第一阶段为北京物流信息化研究基地理事会成立大会。副校长余祖俊教授致辞,祝贺北京物流信息化研究基地(以下简称“基地”)理事会成立,对各位理事长、理事以及学术委员会委员给予学校以及基地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谢,强调物流信息化学科是学校优势特色学科,学校将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期望在新一届理事会领导下取得更大成绩,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人文社会科学处处长施先亮教授解读《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建设管理办法》,并介绍了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的建设目标和建设任务。
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张力教授宣布基地理事会成员名单。强调基地前一期建设取得的成果为学院学科建设起到了强力支撑作用,对基地的团队建设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为学院今后的团队建设起到了表率作用,表示学院将进一步给予基地建设的政策倾斜,为基地下一期建设取得更优异的成绩助力。
副校长余祖俊教授向现场参会的理事长颁发聘书并合影留念。
大会第二阶段为北京物流信息化研究基地第一届理事会,由基地理事会副理事长、北京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协会会长林有来主持。理事会讨论通过了《北京物流信息化研究基地理事会章程》和《北京物流信息化研究基地学术委员会章程》、未来五年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基地学术委员会组成人员,并推举了张真继教授、张菊亮教授分别担任新一届基地首席专家和学术委员会主任。
北京物流信息化研究基地学术委员会主任、ICIR学术委员会主任张菊亮教授向理事会报告了研究基地未来五年工作规划,阐释了在2022-2026年度内,基地在常规工作基础上,将围绕“北京数字经济创新发展”、“面向‘双碳’目标的北京物流技术、管理与政策”、“北京国际空港物流枢纽优化”三个方向开展研究。
北京物流信息化研究基地理事会副理事长、中物华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景福对新理事会的成立表示祝贺,表示愿意为理事会的发展提供帮助,并对基地的未来发展规划提供了建设性的意见。
北京物流信息化研究基地首席专家、ICIR主任张真继教授对所有线上线下参会的理事会成员表示感谢,回顾了ICIR的发展历程和学科建设发展架构,介绍了基地的建设是在ICIR各平台整合之下完成的,指出了基地近几年来取得的优异成绩,并希望在未来五年,在新一届理事会的支持下取得更大的成绩。
最后,线上线下的与会者进行了热烈讨论,一致对基地近几年的工作予以肯定,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并表示全力支持基地发展。
北京物流信息化研究基地简介
北京物流信息化研究基地成立于2014年6月,是北京市社科规划办和北京市教委依托北京交通大学建立的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基地主要借助北京交通大学现有信息理论与技术国际研究中心(简称ICIR)来开展一系列科研工作,ICIR是由北京交通大学和英国雷丁大学共同创办的学术研究机构,现已成为信息管理、物流管理等学科领域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教学科研基地,ICIR合作单位包括英国利物浦大学、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理工大学、法国巴黎埃尔和玛丽居里大学(巴黎六大)等十多所世界各地著名大学,以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新华社等国内研究机构。ICIR主要围绕信息管理理论与服务科学、新兴IT 技术下的物流管理与工程两大领域开展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
基地发挥ICIR的研究优势,凝聚国内外前沿学术思想,针对北京物流信息化重大理论与现实的问题,根据北京市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要求,面向北京市城市发展需求培养物流信息化人才等开展工作,在物流服务资源配置研究、新型物流服务业态研究、智慧空间与智慧物流研究以及云计算技术在物流产业应用等方向进行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
近年来,基地承担“中欧可持续工程博士生院——物流、信息化、管理和服务科学方向(中欧教育联盟与国家教育部联合项目)”的建设项目;创办了两个国际学术会议,其中“物流、信息化与服务科学国际学术会议”现已成为IEEE系列会议;主办与合办了多本国际学术期刊;开展了包括欧盟第七框架、国家自然基金重大、重点等科研项目研究,在著名刊物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600 余篇,专著10 余部。获得了国家级科技进步奖1项、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项、商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等,取得了国内外认可的学术成绩。
基地设立了学术委员会,基地由国内外30多名的教授、副教授、博士后组成的研究队伍;现有在站博士后11名,在读博士生70余名。